欢迎您来到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公共服务网! 个人登录 个人注册 | 单位登录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之家 > 网上党校
组织工作问答(7)
编辑来源: 时间: 2014-08-20 浏览: 6527人次
组织工作问答(7)
61. 民主推荐有哪两种方式?通常情况下是否同时采用?
    民主推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会议投票推荐,二是个别谈话推荐。通常情况下,两种方式应同时采用,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综合分析。
    62. 领导班子换届时,民主推荐由哪一级党委组织部门主持?民主推荐的程序有哪些?
    领导班子换届时,民主推荐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主持。民主推荐的程序:
   (1)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供干部名册,提出有关要求。
  (2)填写推荐票,进行个别谈话。
  (3)对不同职务层次人员的推荐票分别统计,综合分析。
  (4)向上级党委汇报推荐情况。
    63. 怎样正确运用民主推荐结果?
    要把民主推荐结果作为确定考察对象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正常情况下,对民主推荐的票数较高的,一般应列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得票数较低的,一般不能作为考察对象。对得票数相近的,需要参考分析有关情况及领导班子建设需要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再确定其是否列为考察对象。对于个别因班子结构需要,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由于大家对其不够了解而得票数不是最高但是较高的,也可以作为考察对象。要对民主推荐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既要尊重民主推荐的结果,又不能简单的以票取人。要注意为那些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因而票数不太高的干部主持公道。对于那些不踏实工作,热衷于跑关系、走门子、拉拉扯扯的人,即使其民主推荐得票数较多也不能作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有时还会出现推荐结果与组织掌握的情况相差很大,或者干部群众推荐结果与领导班子推荐结果相差很大的特殊情况。对于这些特殊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注意听取各方面意见,对干部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要运用民主推荐的结果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民主推荐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干部在群众中的认可程度。要充分利用民主推荐的结果,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一方面,可将民主推荐的结果适当反馈给干部本人,让其了解群众对自己的真实评价,把民主推荐结果作为一面镜子,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另一方面,可根据民主推荐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通过个别谈心、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方法,加强对干部的教育,促使干部克服不足,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干部任用条例》规定,民主推荐的结果在一年内有效。对非定向推荐,推荐结果在一年内有效。对具体职位进行的定向推荐,推荐结果在确定该职位考察对象时一年内有效;如果拟任职位变了,原推荐结果一般不再有效。
    64. 考察对象如何确定?
    考察对象要严格按照程序由集体研究确定。领导班子换届时,研究确定考察对象要遵循以下程序:
  (1)由本级党委根据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反馈的民主推荐情况,对考察对象人选进行酝酿。
  (2)由本级党委常委会研究提出考察对象建议名单。
  (3)经本级党委将考察对象建议名单与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沟通后,确定考察对象。
  (4)对拟新进领导班子的人选考察对象,在党委成员,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成员,纪委领导成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党委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人民团体的主要领导成员,下一级单位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担任过本级领导职务的老同志,以及其他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范围内进行公示。
    个别提拔任职时,由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65. 干部考察工作有哪些程序?
    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组织考察组,制定考察工作方案。
  (2)同考察对象呈报单位或者所在单位的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就考察工作方案沟通情况,征求意见。
  (3)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情况,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干部考察预告。
  (4)采取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等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
  (5)对考察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同考察对象呈报单位或者所在单位的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交换意见。
  (6)考察组根据考察情况,研究提出领导班子调整的初步方案,向派出考察组的组织(人事)部门汇报,经组织(人事)部门集体研究提出任用建议方案,向本级党委(党组)报告。
    66. 干部考察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干部考察的主要方法有: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
    67. 怎样进行民主推荐?
    民主推荐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主持,具体方式包括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确定考察对象,考察对象人数一般应当多于拟任职务人数。
    68. 怎样进行民主测评?
    领导班子民主测评按照思想政治建设、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党风廉政建设四个类别设置测评内容和评价要点。根据测评内容,设置评价要点。对党委领导班子侧重评价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科学决策、党的建设等情况。对政府领导班子侧重评价维护大局、围绕中心、依法行政、政府效能建设等情况。领导干部民主测评应当在述职述廉的基础上进行,按照“德、能、勤、绩、廉”五个类别设置测评内容和评价要点。对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侧重评价战略思维、协调各方、抓班子带队伍、基础工作等内容。对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侧重评价创新意识、分工协作、抓落实促发展、部门管理等情况。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在会议投票推荐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的同时,对现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民主测评。对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应分别进行民主测评。领导班子成员的民主测评,按照“德、能、勤、绩、廉”五个项目和“总体评价”设计民主测评表。考察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在其所在地方、部门(单位)召开会议进行民主测评。民主测评表测评项目的评价意见,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档次。对领导干部的总体评价,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民主测评评价要点及样表、测评对象述职述廉报告应当在召开会议前发放,以保证参加测评人员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意见。
    69. 怎样进行民意调查?
    民意调查主要了解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成效和形象的社会评价,从中分析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有关情况。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的民意调查,主要包括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方面群众直接感受到的工作状态与成效。对领导干部的民意调查,主要包括工作作风、履行职责、公众形象等内容。民意调查内容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区域、部门(单位)的具体情况和不同考察任务要求,以及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作适当调整,并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对现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民意调查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一同进行。民意调查参加人员范围一般为来自基层的、未参加民主测评的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根据需要也可以增加来自基层的其他人员。对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的民意调查,区别不同情况进行。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是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正职的,民意调查的范围与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时对现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民意调查的范围相同。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是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副职或部门(单位)负责人的,根据所在班子和所分管工作的性质确定民意调查参加人员范围,一般为直属各部门(单位)未参加民主测评的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可以包括考察对象分管或所在部门(单位)和下属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服务对象。民意调查的评价意见,一般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不了解四个档次。
    70. 怎样进行实绩分析?
    实绩分析主要通过有关方面提供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和群众评价意见,了解当地在一定时期的发展状况,重点分析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工作思路、工作投入和工作成效,充分体现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
   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实绩分析,内容主要包括: (1)上级统计部门综合提供的本地人均生产总值及增长、人均财政收入及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及增长、资源消耗与安全生产、基础教育、城镇就业、社会保障、城乡文化生活、人口与计划生育、耕地等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科技投入与创新等方面统计数据和评价意见,具体指标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2)上级审计部门提供的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结论和评价意见。(3)民意调查反映的有关情况。
   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实绩分析,按照以下方法进行: (1)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统计数据和评价意见,分析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思路与成效。(2)根据民意调查的群众满意度,分析当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状况与成效。(3)通过对当地发展状况的总体了解,在适当进行不同地区之间横向比较的同时,突出对任期内的纵向比较。(4)以分析领导班子整体的工作实绩为基础,结合工作分工和对个人的民意调查,从中分析评价领导干部个人的工作实绩。
   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是部门(单位)负责人的,实绩分析内容主要包括部门(单位)工作成效、机关效能、内部建设、工作作风、廉政建设等方面,一般通过民意调查和分析工作目标考核结果的方法进行。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实绩分析的有关统计数据及分析意见,应当在考察前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协调有关部门收集提供。各地可以根据情况,在每年年初及时汇总实绩分析的有关统计数据及分析意见,并逐步形成制度。
【打印本页】